新闻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省媒看金昌】甘肃经济日报 金川集团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来源:m6手机网页版登录    发布时间:2024-05-11 13:56:44

  “这是0.05的镍带,虽然是金属,但特别薄,轻轻用手一撕就能撕开,大多数都用在新能源电池、微小电池、半导体行业材料。”4月27日,“强信心 看发展”集中采访组走进金川集团镍合金有限公司、金川集团镍钴公司镍冶炼厂熔铸反射炉改造项目车间,见证科学技术创新给该公司带来的变化。

  金川集团镍合金有限公司董事长苗承鹏说:“公司建有5000吨/年镍合金线吨/年镍合金板带材生产基地,目前具备年产10000吨镍及镍基合金线材和带材的综合生产能力。公司生产装备及工艺技术国内领先,具备超薄、超硬、超平等高精度要求的各种材质及表面状态镍合金新材料产品生产能力。我们通过工艺优化和关键设备升级,不断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纯镍、电热合金、精密合金、高温耐蚀合金板带材、线棒材及焊丝类产品得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高水平发展的道路上,金川集团镍合金有限公司不断加快国防军工、核电、电子电工等领域亟需材料研发,化工领域用大卷重宽幅纯镍带、核电用GH4169带材、航空航天用4J36板材等众多“技术壁垒”和“卡脖子”难题得以成功攻克。公司相继获得“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甘肃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资格。

  在金川集团镍钴公司镍冶炼厂熔铸车间记者看到,1200多度的滚烫镍水通过铸模,浇铸成了一片片具有不一样规格尺寸的镍阳极板。

  “镍冶炼厂熔铸车间原80平方米反射炉区域已被一座崭新的冶金炉窑所替代,这就是金川集团‘炉窑家族’的新成员——侧吹熔铸炉。”金川集团镍钴公司镍冶炼厂熔铸车间技术主任孙武向记者介绍,炉窑在打通侧吹中试线二次镍精矿生产镍阳极板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工业化、规模化生产。侧吹熔铸炉的如期投产,是金川冶金技术进步的重大突破,投产近4个月以来,已实现了达产稳产,产出的镍阳极板质量已完全达到或超过原有工艺,目前正在持续优化现场工艺及设备,持续提高阳极板金属化水平,为降低电解工序加工成本提供保障。

  近年来,金川集团快速推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进入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时期。2023年,集团镍产量居世界第三,钴产量居世界第五,矿产铂族金属产量亚洲第一,铜产量国内第四,位列世界500强第289位,中国企业500强第84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32位,中国有色行业排名第4位。在国内18个省(区、市)和海外35个国家开展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及产业、科技、贸易合作,形成了金川镍钴、金川铜贵、金川科技、金川新材、金川新能、金川科创六大板块,建立了资源开发、冶金、新材料、新能源、化工等完整产业链,拥有镍钴共伴生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今年一季度,金川集团主要经营指标稳步提升,实现营业收入868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工业总产值680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利税总额41.4亿元,其中利润25.5亿元。生产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品74.3万吨,同比增长24.2%,基本的产品产量超额完成。电池材料有关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分别同比增长112.5%、129.9%;精深加工产品产量稳步提高,镍合金、精密铜同比增长19.6%、50.5%。

  据介绍,面向新时代、新征程,金川集团将围绕关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新型工业化战略部署,科学布局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慢慢地加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26年,经济总量快速扩大,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明显地增强,利润率和研发投入达到世界500强中等水准;产品服务和价值创造能力显著提升,30%以上的产品实现升级迭代;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变革全面完成,资产证券化达到较高水准,国际化经营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