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0多年前的晚清,洋务运动在全国掀起之时,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
2016年对于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并不那么容易的一年。我们这些闯荡在传统制造业的人,更是拨不开笼罩在前行路上的迷雾。然而,这层“雾”,却让无数制造业人成了命运共同体。既然单个的经济单位已经没办法在制造业长期资金市场上“适者生存”,我们就更要向产业升级、智能改造方面做出努力。
我做模具起家,我用了17年,从每一年的SIMM深圳国际机械制造工业展会上将怎么来适应市场以求制造业立足之地的经历沉淀下来。80年代的深圳,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很多香港人前来开办“三来一补”企业,借助这阵“东风”,我也从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起初,我在一家香港老板的工厂里担任生产部经理负责模具制造加工。模具制造对技术和材料和加工工艺的要求直接决定了成品质量和订单交易量。依靠着自身的技术和一定的管理经验,我开办了自己的工厂,自产自销。然而,在追求经济规模效益和短期利润下,依靠着低人权管理,只靠不断地接订单、扩大生产、粗糙的管理,人工优势在经历过短暂爆发后,终于走向末路。
互联网、金融这些新兴行业的冲击了传统制造业。我们的工厂缺人、缺资金、缺先进工艺。招不到懂行懂技术的人,对内面临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工人要求提高,对外面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和新兴的劳动力市场(越南、印度等),全球化竞争、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各项成本攀升、需求多样化等座座大山,制造人何去何从?
以前做工厂做模具,最看重的就是技术、生产以及销售。销售经营渠道哪里去找?先进的技术从哪里获取?成本控制如何保证利润化?有没有开放的平台提供解决方案让工厂可以按部就班地走?这样一些问题的解决包括我的很多办厂理念以及管理经验可以说直接获益于SIMM深圳国际机械展。
SIMM能够说是中国制造发展的一个缩影。21世纪初,SIMM还只是一个集中在模具机械、五金等产品的交易会。一开始我作为观众参加了展会。在这里,我购买到了先进的设备,吸收了应用性强的行业解决方案,参加了大大小小的行业论坛,重新刷新了办工厂的认知。模具机械只是一个开端,随着展商行业分布慢慢的变大,SIMM发展为国际机械工业制造展览会,几乎覆盖了全产业链的机械和设备。
近年来,工业自动化元素以及工业机器人的解决方案也层出不穷。这些新花样给我的工厂转型带来了新的机会。“智慧工厂”的概念也在我的想法中生根发芽了。年年参展,每一年,都能获得更多的工厂原材料以及覆盖全产业链的产品、技术,最重要的是实现和产业上下游企业的负责人的无缝对接,我的人脉网络在无形中扩大了。今年参加第十七届展会的开幕式,也有幸见到深圳市副市长等政府部门人员前来参加剪彩,可见地方政府对于制造业的重视程度只增不减。
图为2006年第七届SIMM深圳国际机械及模具工业展览会机械工业之夜主题活动
未来制造业的革新将智能化、自动化以及“智慧工厂”作为发展主题。近年来的趋势,参展并不止为了单纯的产品采购和交易。展商即我们的产品供应商越来越有服务意识和专业性。我能接触到的并不只是这一台机器,而是贯穿行业垂直领域的一整套解决方案;今年参加展会的论坛和研讨会以及行业对接会主要聚焦在一些新技术和工业自动化等主题。为深化“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主题概念,展会还特别打造出了自动化主题及人工智能体验馆,在工业机器人概念越炒越热的形势下,工业自动化设备在工厂中的实际运用更能解决我们的实际难题。
这也是我们工厂转型的方向。借助这个国际平台我找到一些中国500强乃至世界500强的企业也从观众众找到我们的潜在客户,FANUC、ABB、 KUKA、SIEMENS等国际有名的公司都是我们在展会上有过接触的名企,从中也寻求到了合作的机会。
从起初做模具参加展会进行采购开始,到后来自己创业办工厂,参加SIMM展对于我突破前行道路上的瓶颈起了关键性作用。通过展会不断地“换血”,加入新鲜的血液方能成就更大的视野。
图为2015年第16届SIMM深圳国际机械制造工业展览会机器人主题成为亮点
图为2015年参加第16届SIMM深圳国际机械制造工业展览会系列论坛活动所摄
十几年如一日的专注,让我相信制造业道阻且长,但吾将上下而求索。迎中国制造2025,圆中国千千万万制造人的“匠心梦”,这就是我用17年的时间在SIMM深圳国际机械制造工业展会读懂的“大国重器”。